当前位置: 首页» 党群之窗»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医史养生支部党员热议十九大“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科技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人才联系着教育与国家,是国家强盛之因,为教育之果。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部署教育强国、人才兴国的重要指示,中医学院医史养生支部的党员,以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题,举行了十九大报告专题党员学习会。

  支部党员同志们表示,党的十九大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大会,总书记在报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对总书记的报告进行再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素质。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引擎。建立教育强国的关键,是要在如何保证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等内在品质上做文章。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从重数量规模向重质量内涵发展方向转变。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控制教育规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十三五”以来提出的高等教育“提高、争创、优化、转型”四大主要任务,精准对标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双一流”建设中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问题,积极回应“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质量”的战略主题以及社会各界和公众对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的热烈关切。

  我国本科教育“体量”世界最大,质量稳步提升,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分层分类培养多样化人才等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不仅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需求,而且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首先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一是要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才培养需要以德为先,立学为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推动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鼓励小班教学,推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多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技术与设备,开展远程教学、网络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三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改革教师评价办法,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突出对教学育人业绩的评价;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增加经费投入,稳定师资队伍。

  我支部党员同志们普遍认为,在当前工作中,本科教育仍然存在着传统的课堂中心、书本中心、讲授中心仍占主导地位,学生中心、持续改进、教学结果导向等新的教学理念尚未确立,单向传授、机械灌输等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没有多大改观。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任重道远,需要继续发力,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更应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工作的作风。

  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有过硬的知识基底和教学技能,才基本具备参与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教书育人工作的首要条件。为此,严格锤炼师艺技能是每位教师党员的当务之急。新时期的教师要掌握精臻的师艺才华,第一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精良的业务素质。第二,要重视教学思路上的革命,具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第三,要侧重教学效果上的提高,具有学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要了解学生需求,把握科学前沿脉搏,培养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奋力拼搏,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我们从教育中体会到: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从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品德素养也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党员教师尤其要做好表率作用,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才能保证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参加学习和活动,以受到教育和启迪,实现全面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已不仅仅是过去的‘全面支撑’,更将转变为当前和未来的‘率先引领’,“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成为中国持续发展、由‘大’变‘强’、全面腾飞的“策源地”和“发动机”,而高校教师群体,在这一转变中作用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全面学习党的指导思想,结合教学业务精进,加强文化传承创新,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