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群之窗»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中医学院成功举办“新时代高校党建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研究系列讲座”第一场

 

  在“构建高校党建与专业思政工作有机融合的新时代高校育人模式”目标的指导下,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党支部、中医临床基础党支部、方药系党支部、人体机能党支部以及民族糖尿病党支部积极开展题为“新时代高校党建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研究”的二级项目化活动。第一期活动主题为“思政课教师讲‘课程思政’”。

1.jpg

  讲座首先邀请中医学院党委李晨辉书记为本研究项目做指示。李晨辉书记为项目的顺利开展表示祝贺,对项目开展前期投入大量精力的基层党支部的工作给予肯定。李书记表示,中医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做出了一系列的成果,并持续发挥着引领作用。相信在本项目的指引和各位老师的努力下,未来的课程思政能够不断创新,继续提升学院的育人质量。

2.jpg

  本次讲座邀请到三位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第一位是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杨林坡副教授。杨教授以“课程思政:‘思政’与‘有机融入’——基于北语‘思政课程’建设的认识”为题,从“政治基础·内涵形式”、“社会背景·现实需要”、“课程思政·挖掘融合”以及“方式理性·润物无声”四个方面做出了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分享。首先,杨教授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指导要求,讲述了“课程思政”提出的政治基础及内涵;继而讲授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社会背景下对于课程思政的现实需要。课程思政应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开展课程思政,应该挖掘专业课程中“自有”的思政元素,并且将其“融入”到专业课程讲授中。最后,杨教授强调要发挥专业课思政的“隐性”作用,要以“不讲思政”的形式达到实现“思政教育”的效果,做到真正的“解惑”、“授业”、“传道”。

3.jpg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汤洁副教授。汤教授以对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的前期调研为基础,做了以“恪守医者信仰·落实同向同行”的主题报告,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看”、“怎么办”四方面,为课程思政的提出过程理出了十分明确的时间线,同时紧密结合中医专业教育特色进行了分享。她提到,课程思政的主力军是教师,并且在高校教育中专业课的教师达到了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因此如何看待自己的专业十分重要。在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应当以学科交叉和学科整合的方式、运用医学的人文思维,教授学生医学道德,进而为学生适应从事的医学专业奠定基础。最后,汤教授同样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做了讲解,她以丰富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实践的融合。

4.jpg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亚品老师。刘老师以“课程思政的‘精准化’建设”为主题,并以教育部文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导言,为参会老师们讲解了什么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精准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对课程思政“精准化”建设的策略展开探讨。她提到,课程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该开展具有价值引领作用及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课程教学,做到全课程育人。接下来,刘老师以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强化精准思维”,做出运用“精准”思维建设“课程思政”的思考:要坚持深入挖掘与有机融入相结合、坚持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相呼应。刘老师还根据当前目标学生多为“00后”这一特点做出策略的探讨,阐述如何精准掌握学生的需求,进而精准地供给学生内容。

5.jpg

  最后,中医学院副院长费宇彤教授对中医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情况做了简明扼要地汇报。目前,中医学院在课程大纲的修订工作中融入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并组织参加了思政示范课程、重点培育课程的评选,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建设举措上,中医学院在深化建—评协同的课程思政体系、全方位提升课程思政师资水平等六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未来将继续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建设。

  参会老师们纷纷发表并交流了自己的学习心得,感觉“思政”与专业课堂的距离被拉进了,通过思政课老师的分享对“课程思政”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更好地设计“课程思政”在一门课中的实际应用有了更多的思考。

  中医学院

  撰稿:金雪晶、曹卉娟、王景霞、郭健、赵丹丹、刘丹彤

  审稿:费宇彤、李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