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民族团结医药行”系列专题讲座——蒙医药草原之路

 

  2021年10月8日下午1:30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研究所依托大学青年教师社会实践项目“民族团结医药行系列——蒙医药草原之路”举办的“民族团结医药行”系列专题讲座第一场“蒙医药草原行”拉开帷幕。

  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由民族医药学研究所任小巧教授主持,与会人员包括中医学院副院长王勇教授,演讲嘉宾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布仁巴图教授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包立道教授,民族医药学研究所全体师生以及校内外对民族医药感兴趣的老师和学生。

  讲座伊始,任小巧教授简单介绍了民族医药学研究所的情况及举办民族医药专题讲座的初衷。接下来由中医学院副院长王勇教授致辞,他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同民族的医学、药学是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相互学习、借鉴、交融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医药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要推动少数民族医药整体繁荣发展就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好经验、好做法。中蒙医学交流由来已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如匈奴露宿丸最早载于晋朝葛洪的《肘后方》中,而在蒙医专著《方海》《脉诊概要》中也可以看到“阴阳学说”“五元学说”等中医理论的影子。如今也在文化、教学、科研、临床等各方面有着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首先内蒙古医科大学包立道教授进行了题为《蒙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与思路——以蒙医温针和蒙药珍宝丸为例》。首先介绍了蒙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总体思路,即在尊重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弘扬,让世界认可。保护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运用其宝贵的临床经验,运用先进手段证实其有效性和科学性。然后分别从蒙医学研究和蒙药学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包括蒙医针灸针的标准化研究、蒙医温针的临床及治病机制、蒙药珍宝丸与布鲁氏菌病的治疗、IMPDH2蛋白的发现及珍宝丸新方配伍的相关内容。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布仁巴图教授的讲座题目为《蒙医齐素病概述》。 “齐素”,蒙古语音译的名称,是“血”的意思。蒙医对血液的认识悠久,蒙医药治疗血液病疗效显著,在公元2世纪的著名医学著作《医药月帝》中记载了“齐素”病。本次主讲蒙医对齐素的成分、总量、病因病机、辩证分型等方面介绍。

  讲座完成后嘉宾和听众就其中蒙医“粘”的范畴、珍宝丸中成分“量-效”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通过本次讲座,大家对于蒙医药学现代化研究及蒙医中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的结合有了更深认识,对于大家研究民族医药有了新的启发,圆满完成了本次讲座的目的,纷纷期待下一次民族医药系列专题讲座。

  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研究所

  撰稿:武慧超、佟海英、任小巧  摄影:武慧超  审稿:王勇、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