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至25日,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及其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第二届全国“中医文献研究与临床应用研修班”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平街校区博物馆举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陶晓华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带头人王振国教授、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陆翔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钟相根教授等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四十名学员参加,仪式由陶晓华教授主持。

陶晓华教授在开班致辞中介绍了本次项目的背景与目标,指出研修班突出文献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并期待学员在为期两天的学习中积极交流、深化认识。钟相根教授作为专家代表、河北中医药大学张艺老师作为学员代表、中医学院孙鑫老师作为班主任分别发言。
随后,王振国教授作“中医学术流派:争鸣与创新”首场报告。陆翔教授分享了“新安医籍与临床应用研究”的经验与思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顾漫研究员就“出土医籍与传世医籍的互校互证”展开方法探讨;陶晓华教授讲授“中医文献中的专病通治方及临床应用”。次日,国学院杨东方教授解析“中医典籍文献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钟相根教授阐释“《金匮要略》湿病脉证并治解读与临床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凤兰研究员以“咳嗽临床文献精粹与治疗要方举隅”为题分享研究成果;中医学院赵艳教授围绕“名医·名案·名方”主题介绍相关研究方法。研修班尾声,赵艳教授作总结发言,向授课专家致谢,并勉励学员继续钻研。

本届研修班延续首届传统,汇集中医医史文献与临床领域多位专家学者,内容系统、讲析深入,为学员提供了学术交流与视野拓展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中医文献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中医学院
撰稿:孙鑫,鞠永昊
审稿:陶晓华,赵静,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