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副主任委员;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方剂学课程联盟副理事长。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中医药大学 方剂学硕士研究生。
1993年至今,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任教。主讲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方剂学》《中医处方处方法》《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Ⅱ》等课程。多次荣获“优秀主讲教师”称号。发表论文100余篇;编写《方剂学》教材15部,科研论著24部;国家发明专利2项。
拥有38年临床经验,对部分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以及皮肤病疗效较好。
1. 承担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热敏通道间的交叉脱敏探讨理中丸、小建中汤和吴茱萸汤温中散寒功效的共同作用机制,主持
(2)北京市中医局中医药发展项目,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李庆业名老中医工作站,主持
(3)校级横向课题,分幽散(破壁饮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主持
(4)校级横向课题,基于热敏通道 TRPV1 的蛇床子止痛研究,主持
(5)校级横向课题,基于热敏通道TRPV1/TRPA1的小青龙汤温肺止咳机制研究,主持
(6)校级横向课题,基于热敏通道TRPA1探讨枳实薤白桂枝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作用机制,主持
(7)校级横向课题,《金匮要略》人参汤通过热敏通道TRPV1抑制心血管泡沫细胞形成的机制研究,主持
(8)校级横向课题,黑地黄丸调控钙通道TRPV5/6介导肾脏骨代谢的机制研究,主持
2.代表性论文
(1)Liquiritin, a novel inhibitor of TRPV1 and TRPA1, protects against LP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J]. Cell Calcium.2020.
(2)热敏通道与辛味中药的解表原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
(3)宫寒的形成与寒痛通道活化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
(4)热敏通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