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兰


刘兆兰,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案的优化设计、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随机编盲(RCT)及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中医药指南和共识的制定及中医药预测模型构建工作。入选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以及2013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以参与人身份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及2014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为多家医院及临床研究基地提供研究设计及统计分析等服务。主持国家级、省市级、校级横向课题20余项,参与各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共计120篇,所有SCI论文(34篇)累计影响因子257.036分,影响因子>5分的文章16篇,最高影响因子51分。参与教材撰写两部:《医学统计学专论》 副主编,《预防医学》编委 ;参编专著3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CMAC上市后临床研究规范》《中医临床真实世界研究》。参加国际补充替代医学大会5次,亚太地区肝病学会会议3次,欧盟中医药发展大会1次,尼泊尔学术交流1次,Cochrane年会3次,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几十余次,国内各种培训班讲课100余学时。还担任了国际国内10余个期刊特邀审稿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男科药物研究专委会副会长,北京市临床研究质量促进中心专家组成员等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