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双庆


翟双庆,1962年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经学学科带头人,国医大师王玉川教授工作室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经专委会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中医教育》杂志副主编。

至今已经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内经》课程近30年,教学中贯穿“经典传承式”的教育理念,注重《内经》自身特点,开展理论溯源,以《内经》课程为抓手,带动学生中医药文化素质提升,在向学生传授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树立文化自信。

2022年以前,共主编专业教材5部,包括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4部,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1部。十三五《内经选读》获2020年“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奖。获得教学成果奖共4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第2完成人和第3完成人),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第1完成人和第2完成人)。主持国家级一流课程1项。

2022年以来,获202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年度科普人物之科普影响力人物,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二),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近年来,主持973项目课题、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北京市科研及教育教学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并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长期讲授“解读《黄帝内经》”系列。

翟双庆教授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诊疗经验,擅长运用中药治疗精神、神经、心脑血管、呼吸及消化等系统内科疑难杂病及小儿多动症等儿科疾病,尤其对癫痫、多动症、抑郁症、顽固性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具有独特的学术见解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由于出色认真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显著,于1996年获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在教学改革方面,成效显著,获得广泛的认可,多次接受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卫生人才及多家媒体报纸的采访,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排名第3,第3),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排名第1、第3),二等奖1项(排名第1)。在学术科研方面,提出《内经》具有各家学说的性质,深入探索与挖掘《内经》中的各种学术流派,如诊脉的各种不同学说,五行学说的各种不同学说,脏腑概念与数目的不同学说等等。主持国家级、部局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编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内经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