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建设的具体概述

教研室承担的本科必修课《医学统计学》是强调学生的自学和能力培养的方法学课程。近5年以来,课程组先后开展了多项教学改革,逐步适应了培养方案的调整、课时的调整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丰富了课堂调研和课后访谈的形式增强师生沟通,结合慕课和录课的资源,突出“以学为主,让课于生”的教学理念。2020年《医学统计学》课程获评中医学院优秀本科在线课程,1名主讲老师获得校级优秀主讲老师称号。

2017年以来,教研室增开了《大学生科研实践指导》、《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循证临床实践》、《中医药临床经济学评价》和《临床流行病学》多门本科公选或专选课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中医临床科研方法,以workshop工作坊形式、PBL模式为主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帮助本科生建立科研思维、培养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模式和内容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教研室承担研究生的《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临床实践方法》等课程,培养和启迪中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使研究生能够正确地运用科研设计的方法和手段,回答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中遇到的问题,为从事临床医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与方法学基础。其中《临床流行病学》是校级精品课程。


(2) 教育教学获奖情况

参与主讲的《循证护理》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主讲的《医学统计学》课程获评北京市优秀本科教案

教研室共同协助青年教师参加每年度的校级讲课比赛,多次取得校级/院级高级组/中级组奖项。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1人、优秀青年教师2人,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论坛决赛铜奖指导教师1人,第六届杏林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指导教师1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基本功大赛医学组一等奖1人,优秀指导教师1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讲课比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


(3) 出版教材及著作情况

教研室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循证医学》,参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一版)《循证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主编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循证医学类教材-《循证中医药》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全国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和规划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研究生规划教材《循证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卫生部“十二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规划教材《循证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十一•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