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建设中,本学科始终重视课程建设与发展,积极开展方剂学教学改革,是中医学院取得教学成果突出的学科之一。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认真钻研,精究博采,切磋互动,教学效果良好。多位教师连续多年在学生评教活动中蝉联“校级优秀主讲教师”称号,并在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得佳绩,团队曾多次获得“校级优秀主讲课程”称号。学科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精品课程,2021年获评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方剂学科在课程建设中,注重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课程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坚持科研反哺教学,积极开展方剂双语教学,重视新教学法的探讨和改进,积极推动教学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一、教学改革探索

1. 跨学年二段式课程:方教研室先后开展了以“启发学生心智”和“强化实践教学”为主题的本科方剂学“跨学年二段式课程”。该课程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方剂学理和临证处方运用技巧的理解,收到良好效果,本课程曾获得教学奖励1项。

2. PBL教学课程实践:学科较早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的教学改革理念。提出了方剂学PBL教学范式的概念,部分班级开展了PBL教学课程实践,不断积累总结教学经验。

3. 中医处方方法学课程建设:《中医处方处方学》为我校特色创新课程,被列入方剂学专业研究生必修课程。该课程重在体现临证处方的思维和规律,融理法方药为一体,是对前期方剂学(入门课程)的一个深化和补充。

4. “领雁计划”教学实践:依托学校揭榜挂帅项目开展的《方剂学》“领雁计划”教学实践,是我校自主择师授课教学模式的引领者;课程中创新开展了体现方剂学科内涵的半自主设计式实验实训内容,拓展课程深度广度,早期引导学生科研思维。

5. 《方药学》融合课创新实践:由方剂教研室和中药教研室共同建设的《方药学》课程,是全国首个以“八法”为纲将《中药学》与《方剂学》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创新课程,突出“方从法出、方以药成”“方药离合”的学科学术特色。

6. 方剂学虚拟实训平台建设:建立并完善“方剂虚拟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从模拟辨证选方用药到虚拟采药-炮制-制剂提供全方位、全过程虚拟仿真实训的创新型智慧平台,将“互联网+”和“中医+”理念与方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二、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学科的发展和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方剂学科经多年教学研究实践,逐渐建成了符合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包括为本科不同专业和学制开设《方剂学》,为方剂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中医处方方法学》《方剂学专题讲座》《中医病机学》等课程,以及为博士研究生开设的《方剂学专论》课程。这些系列课程不仅在知识深度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而且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方剂学教研室与中医诊断学教研室联合开设的体现辨证论治特色的教改课程《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是方剂教研室在课程融合创新方面做出的最早探索;在针对学校领军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中,再次成功完成《方药学》融合课程的教学探索,成为中医药院校的特色融合课程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三、教材建设创新

本学科在方剂学教材建设,完善教材体系和创新教材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围绕教材建设及编写创新方面发表了多篇探讨性论文。由本学科专家牵头组织编写了多部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及学术专著30余部,其中多部获北京市高校精品、全国优秀教材及优秀科技著作奖。团队还编写了多部教学参考书和学习指导书,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方剂学知识的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科研反哺教学

作为最早一批中医领域国家重点学科,方剂学科重视内涵建设,不断凝练学科核心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坚持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之间良性互动发展,在科研反哺教学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科研成果进入教材:学科长期致力于方剂与病证、方剂与治法、方剂与药物关系的研究,提出“方证相关”、“法主方从”“方药离合”等命题,在方剂学理论和实验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编入全国统编的《方剂学》教材中,成为学科核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问题进入课堂:本学科在理论研究方面先后提出的方证相关、制方原则、方证潜在病机等概念,已经成为讨论式教学中的常选议题;学科前沿问题和学科研究新进展的引入,大大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体现课程的创新性,激发其探索的兴趣及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体现学科内涵的实验内容引入长学制方剂教学,使学生在学业生涯早期即可接触到立足于本学科特色的科研思维和基本研究思路。

科研与教学互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问与讨论,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去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通过深度递增式的问题引导,启迪学生思维,实现课程内容的高阶性、挑战度目标。

科学研究给教师和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不仅更新了教师观念的改变,教学传统模式的转变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还给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呈现出以科研为先导,教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的良好态势。


copy.png

copy.png


copy.png


copy.png

copy.png

copy.png

copy.png

cop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