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建设

温病教研室全学年本科教学近1300学时,专业涵盖九年制岐黄班,5+3学制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等各方向专业班级,五年制中医专业本科班,五年制留学生双语课程,硕博研究生课程,成人继续教育本专科课程。温病学课程作为中医学经典课程的地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贯彻至今,课时设置在64学时至81学时,突出经典教学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所有专任教师,坚持一线本科教学为工作重心。



copy.png


二、教学成果

主编及副主编教材

[1] 普通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温病学》,宋乃光主编,学苑出版社1995年。

[2] 上海研究生教育用书《温病学说之研究》,宋乃光副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温病学》,谷晓红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4]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温病学》,宋乃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

[5] 普通高等教育中医院校教材《中医疫病学》,宋乃光、刘景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6]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温病学》,谷晓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7]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温病学基本技能实训》,宋乃光、赵岩松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

[8] 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系列《温病学》,谷晓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年。

[9]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谷晓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年。

[10]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第3版)》,谷晓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1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理论与实践》,谷晓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12]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新世纪第四版)》,赵岩松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13]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说理论与实践》,谷晓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

[1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下》,谷晓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首届国家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奖 二等奖;卫健委“十三五”本科优秀教材奖。

[15]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谷晓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

[16]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温病学》,谷晓红主编,于河副主编(数字版),中国中医出版社2021年。

[17]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中医疫病学》,谷晓红主编,刘铁钢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3年。


主编及副主编高级参考书、习题集

[1] 《温病学讲稿》,赵绍琴主编,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1982年。

[2] 《温病纵横》,赵绍琴,胡定邦,刘景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

[3] 《文魁脉学》,赵绍琴编注,北京出版社1988年。

[4] 《赵文魁医案选》,赵绍琴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5] 全国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赵绍琴临床经验辑要》,赵绍琴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年。

[6]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温病学》,宋乃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年。

[7] 《赵绍琴内科学》,赵绍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8]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学辅导用书《<温病学>同步练习册》,宋乃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9]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温病学自学辅导》,宋乃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10]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各学科考试大纲题解《温病学习题集》,宋乃光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1] 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赵绍琴验案精选》,赵绍琴审阅,学苑出版社2007年。

[12] 中医精髓必读丛书《温病精义》,谷晓红主编,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

[13]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医学英语》,赵岩松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4] 《赵绍琴温病讲座》,赵绍琴讲述,学苑出版社2008年。

[15] 《温病学学习记忆手册》,赵岩松、谷晓红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 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高级参考丛书《中医经典百题精解丛书•温病学》,谷晓红总主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7] 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高级参考丛书《中医经典百题精解从书•内经》,谷晓红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8] 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高级参考丛书《中医经典百题精解从书•伤寒论》,谷晓红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9] 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高级参考丛书《中医经典百题精解从书•金匮要略》,谷晓红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0] 《赵绍琴医学全集》,赵绍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21] 《温病纵横谈》,谷晓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年。

[22] 《温病纵横谈(二)》,谷晓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23] 《温病纵横谈(三)》,谷晓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年。

[24] 《温病纵横谈(四)》,谷晓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年。

[25] 《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指南》,谷晓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年。

[26] 《温病纵横谈(五)》,谷晓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

[27] 《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题集》,赵岩松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1年。

[28] 《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学习备要》,谷晓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2年。


教学奖励

[1] 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温病学,2023年。

[2] 守正创新 联考引擎 创建中医经典教育新模式,2022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谷晓红,第一完成人。

[3] 守正创新 联考引擎 创建中医经典教育新模式,202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谷晓红,第一完成人。

[4] 全国优秀教材奖《温病学》第3版,2021年首届国家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5]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021年。

[6]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020年。

[7] 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一等奖,2020年。

[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25年,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谷晓红,第一完成人。

[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25年,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谷晓红,第一完成人。

[10] 基于职业胜任力视域下的中医药人才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谷晓红,第二完成人。

[11] 基于人才成长规律的中医基本实践技能教学的改革研究,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谷晓红,第二完成人。

[12] 基于职业胜任力视域下的中医药人才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二等奖,谷晓红,第二完成人。

[1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25年,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谷晓红,第一完成人。

[14] 塔层式高等院校温病学教学模式构建,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赵岩松,谷晓红,刘果,于河,刘铁钢。

[1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大学生成才与职业发展”,2014年,谷晓红,第一完成人。

[16] “院校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谷晓红,第二完成人。

[17] 构建基于中医学专业视角的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模式,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谷晓红,第一完成人。

[18] 构建基于中医学专业视角的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模式,201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谷晓红,第一完成人。

[19] 实施双色主题教育,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2010年获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谷晓红,第一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