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机构» 中医信息学研究中心

中医信息学研究中心

概括介绍 师资队伍 课程建设及教学成果 科研成果

  主任:刘晓峰

  中医学信息研究室成立于1992年,其基础是原研究室主任任廷革研究员从1985年开始的一系列中医学信息研究实践。

  研究室自组建以来,一直以中医药数据的处理与管理、中医智能研究、中医教育技术的研发、中医药信息共享与服务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始终追逐国内外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向,先后利用数据库技术、智能决策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高新技术,组织各级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

  经过近20年科研实践经验和成果的积累,研究室在如下几个方面具有优势:

  ①我研究室是少数几个最早进行中医智能研究实践的单位之一,1989年论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rescription Intelligent Analysis Support System”在第六届世界医学信息学大会上宣读。

  ②在全面整理、系统分析、规律研究、知识发现为目标的建库思路指导下,对数据库系统结构进行了合理设计,根据中医药文献的特点,采用“全文解析、主题标引”的数据处理方案,使数据在具备一致化语法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数据在语义上的一致,为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挖掘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且系统具有可拓展性,在中医药界诸多的数据库中,这样程度的全文信息处理系统仍处在领先的水平。

  ③形式化、量化是当前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的两个必备条件,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方面,我研究室率先实现了基于权重的行业知识的量化计算和表达,在突破基于“频次”的量化计算的局限,为更新、更深入的挖掘计算提供可靠的量化数据方面,具有创新意义。

  ④在计算技术的整合方面成功地实践了多个“结合”:把“数据解析”和“主题集合”结合起来,解决了数据任意提取和数据轻度集合的挖掘问题;把“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结合起来,解决了人的“经验”在“知识”层面的解读问题;把“基于频次”和“基于权重”的计算结合起来,解决了中医学知识的形式化和量化的提取问题;把“有监督”与“无监督”的数据结合起来,提升了数据挖掘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把“数据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不同方法挖掘结果的比较和验证问题;把“近似推理技术”与“机器学习技术”结合起来,优势互补,解决了深度挖掘方案的优化问题。

  研究室从2008年以来,在北京市中医局“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的支持下,还承担了“任应秋研究室”挂牌建设的任务,以任应秋学术研究与传承及获取标志性成果为目标,已整理和出版了任应秋论著6种,并组织研究和撰写了任应秋传记及学术年鉴,研制了任应秋论著文献数据库、任应秋处方智能分析系统等,更多相关的工作在扎实有序的进行中。任应秋研究室最终的功能目标,是构建一个具有学术研讨、经验交流、人才培养、信息共享的实体与虚拟现实结合的综合平台。

  研究室在开创性的科研实践中,注重对中医学信息理论和学术的探讨。近10年来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教育、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华医学信息导报、辽宁中医、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中医基础医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湖南中医药导报、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中医药管理、科技导报、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03年还主编出版了《中医信息学》,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选修课程。

  研究室在功能上集科研、教学和服务为一体,具有明显的开放趋向,吸引了我校及兄弟院校各学科的研究生来研究室进行课题研究,并协助他们的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的撰写。现研究室朝着制定的近远期规划的各项目标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