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中医学院成功举办郑金生研究员“《本草纲目引文溯源》解析”在线讲座

 

  2020年6月20日下午,中医学院本草文献研究论坛成功举办“《本草纲目引文溯源》解析”在线讲座。主讲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郑金生研究员指出,《本草纲目引文溯源》的出版,使《本草纲目》94.7%的引文得到溯源,弥补了该书引文难以参引的弊端,具有存引文、原文之真的特点,是整理《本草纲目》的新尝试,证实了李时珍引文的真实性。

  郑金生研究员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带头人,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本次讲座得到国内各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三百人与会。讲座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周云逸副教授主持。

b1.jpg

  讲座前,中医学院院长李峰教授致欢迎辞。他指出本草文献研究论坛,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主办的一个特色论坛,在学界专家们的支持下,围绕本草文献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带动了学校医史文献学科的发展。讲座的主讲人郑金生先生是本草文献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德高望众,著作等身。郑先生主编的《中华大典药学分典》以及《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在海内外享有巨大的影响力。去年,郑先生出版了《本草纲目引文溯源》,在整理研究《本草纲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郑先生对《本草纲目引文溯源》的解析,将引领我们开启本草文献研究的一扇新的大门。相信通过郑先生的薪火相传,本草文献研究将会燃起燎原之火。

b2.jpg

  在讲座中,郑先生介绍他对《本草纲目》引文溯源的研究,缘起于2008年至2012年在德国进行的《本草纲目》研究合作课题。2011年《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为了展示中国学者对《本草纲目》的研究水平,郑先生担任总主编之一的《本草纲目研究集成》,包括了对《本草纲目》的导读、影校、全标、溯源、图考、图鉴、续编、札记,这一项目在2015年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

  《本草纲目》作为李时珍纲举目张的著作,引用他书“剪繁去复,绳谬订讹”,多有化裁。通过对比校勘与溯源两种整理古籍的方法可知,校勘多为解决文字“讹、脱、衍、倒”的错误,溯源则重在解决引文“引而不确,注而不详”的问题。《溯源》在引文注词中展示原出处的书名、卷次、篇名、原文,既可以检验引文真实性,又能弥补《纲目》引文出处的不足。

  《本草纲目》引用书目993家,存在书目不规范,无一手、二手书目之分的问题。《溯源》对《纲目》书目及正文中实际引用的人名及书名逐个追溯起源,订正了诸多同名异书、异名同书等问题。

  郑先生指出,前人的研究为《本草纲目》引文溯源提供了文献基础与研究思路。不论是刘衡如、刘山永父子,还是马继兴先生、尚志钧先生等大家对于本草文献的研究成果,亦或是全国各地发掘保存以及海外佚存的中医古籍,都是《本草纲目》引文溯源的资料来源。郑先生从事本草文献研究四十年来,曾在全国各地及海外十余国家、近百家图书馆访书,出版了《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其中就包括数十种李时珍引用,但国内罕见的书种。

  引文溯源对于其他本草文献资料也起到了补充纠误的作用。例如《日用本草》一书,李时珍引用“吴瑞”54次,“《日用本草》”8次,结合从日本复制回归的《日用本草》内容,才得知我国现存的明钱允治本《日用本草》为伪托本。

  讲座中,郑先生以“蜀黍”为例,展示了追溯一方之源的方法。通过文献梳理,最终得出“张文叔方”不是书名,而是元初张文叔的传方,“红秫散”原见《卫生宝鉴》的结论。

  在学术总结环节,主持人周云逸老师指出,最近两年郑金生先生及其团体集中出版了《本草纲目影校对照》《本草纲目引文溯源》《本草纲目续编》《本草纲目研究札记》等著作,在对《本草纲目》的校勘、注释、溯源、考释图文等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本草纲目引文溯源》,工作量十分巨大,在本草文献研究方法上,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相信在郑先生这一方法的指引下,本草文献研究的学者、学生们都能从中受益。

b3.jpg

  学术讨论环节,郑先生对诸位师生的提问给予了精彩的解答,帮助大家再次深入理解了引文溯源的方法。与会人员纷纷对郑先生的精彩讲解表示敬佩与感谢。讲座在诸位师生的合影告别中落下帷幕。

  中医学院

  撰稿:陈峥  审稿:赵百孝